随着公司两台机组投运年限增加,机组设备老化磨损加剧,面对电子元器件寿命逐步到期,检修维护费用管控压力不断攀升。川南发电公司设备维修部多措并举,采取利库、利旧、维修、材料代用、技改、进口产品国产化等方式,持续深化成本管控。
近期,化学补给水系统4台进口浊度监测仪由于使用年限较长以及长期工作在高湿度的环境下,有3台出现了故障,经检查,3台浊度仪的电路板、显示屏、电源模块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为节约成本,公司设备维修部检修技术人员对出现故障的仪表进行了拆解、研究,将能继续使用的部件进行组装,并自行采购电子元件对电路板件进行焊接修复,经过反复摸索和测试,成功修复了其中的2台,余下1台故障仪表经热控专业组研究后,决定采用国产零部件替代方案,最终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仪表修复,成功实现A、B两条补水线路均能正常监测补给水浊度。
4月初,汽水取样间1号机组公用硅表发生故障,导致无法准确测量1号、2号机组的炉水硅含量。但倘若炉水硅含量长期得不到有效监控,将会增加机组爆管的风险。公司设备维修部热工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地排查和测试,仍无法排除故障,随即联系设备厂家寻求技术支持,并将光学处理单元送至专业机构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取样分析仪表已经达到使用寿命,光源坏死,无法继续使用”。但更换一套原品牌仪表需要十多万元,而且到货时间较长。在双机运行的情况下,机组安全,刻不容缓。热工技术人员经过仔细分析、反复商讨并结合生产现场使用情况,决定对生产现场另外2台硅表进行优化整合,即对两台机组硅表的备用通道进行取样管路、信号线缆的改造,同时修改原备用通道采样参数。经过改造组全体成员1天的共同奋战和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实现了1号、2号机组炉水硅含量的精准测量。
通过补给水系统浊度监测仪维修和炉水检测硅表的优化改造两项工作,公司节约维护费用20多万元。接下来,公司将继续秉承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迎难而上,加强和深化成本管控,确保顺利实现年度控亏减亏目标。







